【穿山甲】
#飼養管理
#族群管理
#穿山甲
食蟻動物一直是動物園中比較獨特的一個類群
不僅社會大眾鮮少接觸到
甚至因為物種跨度來到了「目(order)」的等級
動物園本身對牠們的了解也有限
從最簡單的可以通過貓食、肉末混蛋黃來替代飼養
到需要向廠商添購特殊的食蟲動物飼料
最甚者
還有那種不管餵牠吃什麼仍然一言不合就死給你看的
穿山甲(Manidae)
就是最好的例子
除了獨居、夜行、愛睡覺
這些食蟻動物共有習性外
穿山甲難以置信的刁嘴更是讓世界各地的動物園望之卻步
長久以來
僅有以台北動物園為首的極少數亞洲動物園致力於圈養技術的開發
台北動物園的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已拓展交流到日本及德國)
新加坡動物園的馬來穿山甲(Manis javanica)
印度地區保育機構的印度穿山甲(Manis crassicaudata)
雖然都已累積了一定程度的數據與實績
但考慮到世界上八種穿山甲都面臨相當大的盜獵危機
非洲地區的穿山甲物種也是前路茫茫
(尤其近年來亞洲抓完了只好去非洲抓)
其他地區的動物園勢必得一同承擔起物種保育的責任
否則絕種一詞真不是說著玩的
美國雖然貴為世界動物園發展的領袖之一
但長久以來穿山甲的繁殖卻可說是毫無建樹
前不久甚至一度落得全美僅在聖地牙哥殘存著一隻樹穿山甲(Phataginus tricuspis)Baba
(也是當時經認證動物園中唯一的非洲穿山甲)
令人慶幸的是
去年Brookfield Zoo, Pittsburgh Zoo, Memphis Zoo, Columbus Zoo, Gladys Porter Zoo等動物園為了非洲地區穿山甲的存續
建立了一個龐大的交流網
通過與多哥(Togo)當地保育組織及政府的合作
引入了足以維繫圈養種群發展數量的樹穿山甲進行移地保育
其中光是Brookfield Zoo就有多達13隻個體(也有說已經增加到18隻的)
並且通過展示向大眾傳達野生穿山甲的處境
幫助美國人民了解這個物種甚而關懷、幫助
(就像亞洲人會把犰狳當成穿山甲,許多美國人也當穿山甲是犰狳)
其他動物園也積極在後台鑽研圈養技術
為這個物種的存續帶來莫大助益
(詳情可參考https://goo.gl/KapyZk)
很長一段時間裡
台北動物園都是穿山甲圈養保育的龍頭
卻也一直缺乏能夠交流切磋的對象
獨有難長久
只有當更多人的認知達到水準
保育才能順利發展
期待美國的動物園們能繼續拓展非洲穿山甲的保育計劃
與亞洲的動物園一同開創穿山甲的未來
以免哪天
當我們終於剷除盜獵、復育棲地
世界上卻已經沒有穿山甲可以回去